上海创新资金补贴政策,一大波补贴来了!
上海疫情给科技型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。为快速落实《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》的相关要求,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作用,大力帮助科技企业渡过艰难时期,市科委、市财政局联合实施“科技助企专项行动”。为推动专项行动的实施,市科委借助竞赛的开展,发布了五大上海创新资金补贴政策:
1.引导运营商帮助企业
鼓励全市500多家大众创业创新载体积极降低企业租金,加大防疫投入,预计将直接惠及1万多家企业。国有航空公司均为小微企业,免租6个月,减租预计超过6亿元;鼓励非国有运营商向最终租赁和运营的小微企业提供租金减免,并按总租金减免的30%(高达300万)向运营商提供补贴。对于载体新的疫情防控、数字化改造、供应链建设、应用场景建设等,将给予50%的投资补贴,最高50万元的支持。
2.扩大财政支持规模
加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审批,用4亿元以上资金支持2000多家企业。
3.促进大中小企业融资创新
通过构建大中型企业融资创新平台,发展约50家中央企业、国有企业和上市企业,与1000家中小企业“牵大手、牵小手”。对于联动有效、中小企业带动明显的大型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心,将给予最大不超过200万元的资金支持。206家企业 微创、阿斯利康和海尔在活动中发布了307条要求。
4.加强科技创业,促进就业
与全市大众创业创新载体、创新型企业等机构联动,为应届毕业生释放1000个就业岗位,累计释放不少于1万个就业岗位。联合各高新区及相关机构,先后推出3100个科研助理岗位。
此外,市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发行了“高企贷款2.0”。在2019年双方签署的《高新技术企业1.0综合信贷服务计划》中,首批试点8家商业银行共需提供505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,实施三年来向5478家企业提供的信贷总额已达到5404亿元。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,市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升级了“高企业贷款”信贷计划。“高企贷2.0”将提升中国工商银行、中国建设银行、中国农业银行、中国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信贷规模,新增科技创新再融资信贷总额不低于500亿元。同时,13家合作银行每年提供不低于2000亿元的信贷规模,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。
“高新企业贷款”2.0项目作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持措施,已由合作银行实施优化升级,将在创新产品应用、推广研发、投资等方面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,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。
相关阅读
-
2022-08-02
-
2022-08-02